抗体药物已经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药品类别,资料数据显示,抗体类药物全球销售额从2011年的不到500亿美金,增加到2017年的1060亿美金,7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1.50%。据悉,目前已经批准上市的抗体药物中仅有 27 个靶点,其中 TNF- α、VEGF、HER2、CD20 和 PD-1/PD-L1 等 5 个热门靶点产品合计占据了72%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药品开发实力的提升,国际重磅单抗药品专利过期,中国药企纷纷涌入抗体生物类似药及创新药的研发行列,深入理解抗体产业,并进行科学的研发布局是企业的重大命题。
近日,由清科集团、体育界、新芽主办的2018中国创业武林大会,天广实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锋在会上做了名为《从仿制到创新,国内抗体药物的研发与市场》的主题演讲,体育界整理演讲内容,ENJOY:
国外抗体药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产业,如今全球销售最多的产品中有六七个都是抗体类的品种。中国医药市场已经很大,但是在用药结构上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异,2017年国内畅销的品种跟国外畅销的品种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性。中国抗体行业已经快速发展了将近十年,未来几年随着大品种类似物和创新抗体药的上市,国内抗体产业将进入新阶段。
抗体产业的两个特点
抗体药物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特点,特别是跟小分子化疗药物相比。抗体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分子量大,并且需要很复杂的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 modification,比如糖基化修饰。
第一个特点是创新的机会更多。抗体的分子结构很复杂,在复杂结构中无论是做一个新靶点,还是做一个新分子或结构改造的创新药,创新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换句话说,你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现有的抗体进行改造,获得药物专利并且改进疗效,研发出自己有知识产权的新分子。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抗体行业能更迅速的与国际接轨,我们在抗体药创新技术方面的差距其实是比小分子的化药差距是要小很多的,今天中国的创新药很多都集中在抗体药物、蛋白药物、生物医疗领域。
第二个特点是大分子蛋白药物的难点在于量产门槛比较高。抗体药临床剂量比较高,需要规模生产、高纯度,对工艺、质控各方面的技术门槛比较高。这导致抗体仿制药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投入也是比较高的,这跟小分子化药是有显著的不同。
▲
天广实生物董事长 李锋
国产抗体类似药面临恶性竞争
国内的抗体药物产业发展大概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21世纪初年到2016年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一个生物抗体类似物竞争比较火热的阶段,国内的抗体企业是以生物药类似物为主打的;如今,中国抗体类似物已经出现恶性竞争。以肿瘤抗体药物贝伐珠单抗为例,目前中国已经有将近20家企业产品在进行临床申报。
为了引导中国的抗体类似药的发展,2015年,CDE(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出台了国内抗体类似物的指导原则。跟小分子化学药仿制药概念相比,生物药类似物一致性评价的标准是一期+三期临床试验与原研药进行头对头比较,而小分子化学药做一期的BE研究就可以上市了,但对于生物药大分子来说,除了做一期药代等效研究之外还要做三期的等效研究,这是跟国际上接轨的法规。这些因素使得开发抗体类似物的临床费用和难度大大提高。
近年来,国家在医保支付端做了很大的改革,2017年有三十几个抗癌药品种进入了国家医保,其中包括中国销售的三个抗体药大品种,这三个抗体药品种分别降价了60%左右。这意味着抗体仿制药今后的市场销售价格和企业利润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原研药降价对类似物的利润空间也带来了影响。
虽然,中国国家药典规定抗体类似物可以使用原研药的通用名,抗体类似物也可能利用通用名进入医保“带量采购”,这也符合国家用仿制取代原研的方向。但是,从产业化生产方面,在中国新建一个抗体产业化生产基地,体育大,周期长。未来国内抗体类似物市场会迎来价格战,核心的竞争力是产业化能力,因为临床和产业化投入的规模大。国内最终能够容纳的同品种的抗体类似物不会太多,后续的追赶者很难收回成本。
从抗体仿制药生产成本来看,很多人往往认为抗体药物的生产是高投入、高价格、高利润。实际上,对于抗体类似物,特别对于肿瘤大品种而言,随着原研药的降价,未来以价换量的竞争难以避免。原研药的售价已经很低,大约在2万人民币一克,国产类似物进入市场就要大幅度降价,卖到1.5万已经是乐观估计。实际上,如今国内抗体产业化的规模还是远远低于全球化市场供应的生产者。国内抗体类似物每克的生产成本大概在1500到3000元之间,占销售价格的10-30%,再加上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未来抗体类似物净利润的空间和毛利空间并不是很高。
创新抗体药物的机会
这个背景下,创新抗体存在机会。国内最近最热的创新抗体是PD-1,也被称为神药。尽管进口PD-1在国内的售价大概是美国的40%左右,100毫克一支在中国售价不到1万人民币,月治疗费用在4万人民币。未来可能还会推出赠药的政策,而国产抗体为了进入医保肯定会实行以价换量的模式,把人均的年治疗费用拉低到10到15万达到进医保的目的。但是经过成本的分析,我们发现国产类似物的毛利率还是能达到90%以上,只要把市场占领了,创新药的利润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由于抗体仿制药的恶性竞争,国内抗体企业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靠创新。根据国际上领军抗体企业的特质来看,比如我之前服务过的基因泰克公司,他们把创新技术和产业化能力整合的比较好,通过结合两者的优势迅速的推出自己的核心品种,聚焦重点领域,从而得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胜出。
就国内抗体创新药的竞争,我特别要提出的是关于新药审批加速和上市许可人制度的实施对抗体企业的影响。6年多前我回国时,2013年第一次申报临床,大概要等将近20个月,未来CDE承诺是60个工作日。在申报端我们要促进创新,但是另一方面,前一段发生的长生生物疫苗事件,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制药行业,特别是大分子注射剂行业在生产方面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我们预计生产端会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像疫苗、抗体这种蛋白类的药物,直接注射到人的血液中,对安全性的要求高于口服制剂。药监局现场核查越来越严格,这就需要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但并不是每一个创新的生物制药企业都会建立自己严格的GMP符合大分子药物标准的生产车间。天广实生物希望首先建立领先的创新抗体平台,同时建设完备的产业化能力,这样才能够开发核心品种。
天广实生物主要聚焦肿瘤抗体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在建设自己的产业化基地,一期产业化建设基本完成,已经完成土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目前除了四个在临床阶段的抗体之外,我们有11个创新的品种,每年有2个创新申报临床。未来天广实生物将坚持产业化核心品种和构建创新能力两条腿走路,希望可以在一个比较好的时期进入资本市场。我们的使命就是做中国患者的first-in-class,为患者提供可负担的抗体创新药。